这俩电影撞档期可有意思了!
姜文带着他的新作《你行!》,大鹏那边《长安的荔枝》也不甘示弱,都挤在7月18号这天亮相。这热闹劲儿,跟赶集似的!
结果排片表一出来,好家伙!大鹏这片子可真是亲儿子待遇,首日排片直接占了35%,黄金时段都给它包圆了。姜文那边就惨了点,12.2%的排片,跟捡漏似的,只能挑些冷门时段。
票房预测更是天差地别。
大鹏这片子被估到8、9个亿,姜文这边才3亿。
倒不是说姜文拍得不好,里头郎朗和他老爹弹《保卫黄河》那段,专业影评人都竖大拇指。
可现在的观众啊,就爱刷短视频,喜欢那些能跟打工生活对上的剧情。
姜文那种带点深度的表达,年轻人看了直挠头:“这都啥跟啥啊?”
其实最惨的还不是这俩大佬。
陈佩斯的《戏台》本来定在7月17号上映,结果被这俩提档给挤到25号去了。
排片从15%直接掉到4%,点映时豆瓣8.5的高分也救不了,2280万的票房连本儿都没回来。
这种情况可不是个例。去年备案的电影里,八成都是中小成本制作,可它们的票房加起来还不到20%。影院经理们也挺实在:“送来啥放啥呗”,小成本片子连口汤都喝不上,再好的内容也容易被埋没。
现在观众的口味也刁了。大鹏那部虽然拍出了职场爽感,但除了“打工人逆袭”这个梗,还真没啥让人记住的点。姜文倒是保持了自己的风格,可那些密集的台词让年轻人直呼“脑壳疼”。
更糟心的是类型太扎堆。7月全是嘻嘻哈哈的喜剧,8月又一股脑上战争片。有观众就吐槽:“上周刚看职场逆袭,这周又来,再好吃的红烧肉天天吃也腻啊!”
现在电影圈的问题明摆着:去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少,今年一季度观影人次比去年少了快一半;导演们都在重复自己,新人又没机会;好档期挤破头,7月18号一天就上8部新片,连陈佩斯这样的老戏骨都得让路。
不过也不是没希望。《罗小黑战记2》就挺争气,虽然类型小众,但有自己的特色,票房比第一部还涨了。这说明观众其实愿意为新鲜玩意儿买单。
得给中小成本片子留点活路,别总盯着喜剧和战争片拍。
多试试新类型,像《聊斋:兰若寺》那种新风格就不错。
还有就是别总用热搜梗凑剧情,像《长安的荔枝》里木棉花飘落的画面,《戏台》里乱世的荒诞感,这些能让人记住的细节才是真本事。
说实话,姜文和大鹏争排片真不算啥大事。电影圈最该担心的是,慢慢没了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东西。与其看千篇一律的套路喜剧,不如试试从没见过的新故事。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启恒配资-股票配资网首页-网上配资门户-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