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暑期的电影市场中,众多大作如潮水般涌现,各路影片轮番登场,竞争激烈而热闹。然而,陈佩斯导演并主演的《戏台》,却像是一位悄然登场的“黑马”,一下子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。大家都知道“陈佩斯”这张金字招牌,因此都满怀期待,想看看这位喜剧界的“老炮儿”能在银幕上带来怎样的新鲜惊喜。
这部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上映后,票房一路飙升,首日仅有30万的票房,随即激增至千万,形势之迅猛让人大吃一惊。然而,在口碑上却掀起了不少波澜。并非是剧情的问题,而是有一位演员的表现,让人感到不适,简直让观众目瞪口呆。提起陈佩斯,几乎是几代人共同的快乐源泉,他在春晚舞台上为观众带来的经典小品,至今令无数人记忆犹新。想当年,他在《吃面条》小品中的“无实物”表演,堪称经典中的经典;《主角与配角》里,他与朱时茂的斗智斗勇,至今仍让观众津津乐道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,陈佩斯在春晚舞台上的消失让人略感意外,随即他转战话剧领域。虽然大家都知道跨界难度极大,但他很快就在话剧市场扎根,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与独到的眼光。陈佩斯的话剧几乎场场爆满,从一个小品演员成功转型为话剧演员,这样的成绩堪称典范。这次,陈佩斯带着电影《戏台》回归,观众们自然期待能够看到一场精彩的喜剧盛宴。
《戏台》的故事设定在民国时期,讲述了一个戏班子的传奇故事。陈佩斯饰演的五庆班班主侯喜亭,带领戏班进京演出,结果却遭遇了一连串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件。姜武饰演的军阀洪大帅坚持要改变戏剧内容,并误将一个包子铺伙计大嗓儿认作了名角金啸天。这样一场荒诞的闹剧就此展开。电影对阶级差异与任性的深刻讽刺,令人忍俊不禁之余,也引发了深思。
本来,这部电影具备成为经典的潜力,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在可圈可点的范畴。然而,偏偏在一片赞扬声中,却有一个“硬伤”——黄渤饰演的大嗓儿成为了“拖后腿”的存在。虽然黄渤一贯以演技精湛著称,是电影节公认的“影帝”,并且在小人物塑造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,诸如《上车,走吧》和《斗牛》等电影中的表现都让观众印象深刻,但在《戏台》中的表现,却让人大跌眼镜。
从造型上来看,黄渤所饰演的大嗓儿是一个底层包子铺的伙计,穿着朴素且破旧,发型凌乱,形象完全符合人物设定。然而,一旦进入表演阶段,问题便暴露无遗。许多网友直言不讳地批评他演技过于浮夸,似乎刻意做作,完全不像我们熟悉的黄渤。每当他开口讲话,总是大张着嘴巴,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夸张至极,给人一种“演戏给大家看”的感觉,完全失去了自然流畅的表现力。他的表演方式单一,无论场景如何转换,情绪如何变化,演绎手法都没有新意,反而带给人一种做作与刻意的印象。
而与其他演员的表演对比,黄渤的表现尤为突兀。例如,与陈佩斯的对手戏,陈佩斯演得极其自然,情绪真挚,毫无做作,而黄渤的表演却像是读着台词,动作生硬、表情僵硬,完全没有与其他演员互动的流畅感。这种差距不仅仅在陈佩斯一人身上表现,其他配角虽戏份不多,但每个人都成功塑造了自己的角色,使得人物鲜活有趣,唯独黄渤饰演的大嗓儿未能有效立住,令人失望。
有人猜测,或许是因为黄渤近年来频繁参与综艺节目,导致了表演上的某些变化,失去了之前的专注与纯粹感。而也有人认为,黄渤与陈佩斯的表演风格差异过大,导致在同一电影中产生了不协调感。无论如何,黄渤的表演让《戏台》失去了一部分潜力。如果他能将大嗓儿这个角色演绎得更到位一些,这部电影极有可能成为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。
总的来说,《戏台》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喜剧电影,它成功地呈现了许多生动的角色与精彩的表演,但也由于黄渤的失误,未能完全展现出它的潜力。大家对于黄渤在电影中的表现,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?
发布于:福建省启恒配资-股票配资网首页-网上配资门户-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